新華社《從十個維度看中國式現代化的壯闊前景》這樣描述交通運輸
來源:中國政府網日期:2023-03-07
在中國共產黨帶領億萬人民推進現代化建設的漫漫征程中,新時代十年繪就濃墨重彩的篇章,“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更為完善的制度保證、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、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”。
2022年,黨的二十大擘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、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。
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。習近平總書記在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指出:“中國式現代化走得通、行得穩,是強國建設、民族復興的唯一正確道路”,強調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抓好開局之年的工作。
全國兩會前夕,新華社記者采訪新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委員,大家從十個維度展望中國式現代化的壯闊前景。
其中,這樣描述交通運輸:
暢通中國
“十四五”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,統籌推進傳統基礎設施和新型基礎設施建設,打造系統完備、高效實用、智能綠色、安全可靠的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。
習近平總書記指出,要加強基礎設施“硬聯通”、制度規則“軟聯通”,促進陸、海、天、網“四位一體”互聯互通。
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是暢通中國。
俯瞰神州大地,中國已建成全球最大的高速鐵路網、高速公路網、世界級港口群,航空航海通達全球,綜合交通網突破600萬公里。
集裝箱貨輪通過正在吊裝鋼箱梁的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橋(2023年2月22日攝,無人機照片)。新華社記者 鄧華 攝
2023年1月,伶仃洋,串聯珠江東西兩岸的世界級跨海工程——深中通道,完成最后一節海底隧道沉管主體澆筑。由32節海底沉管組成的海底隧道,長約6.8公里。
集“橋、島、隧、水下互通”于一體的深中通道,全長24公里,將于明年建成通車。深圳與中山的車程,將從現在的2小時縮減為約20分鐘。
不只南海之濱跨海通道建設繁忙。今年以來,全國各地重大交通項目建設馬不停蹄——華北平原,高速公路加快成網;雪域高原,川藏鐵路不斷延伸……
到2025年,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能力利用率顯著提高,實體線網里程達到26萬公里左右;到2030年,主骨架基本建成,實體線網里程達到28萬公里左右;到2035年,主骨架全面建成,為基本建成交通強國奠定基礎。
怒江美麗公路小沙壩服務區
屆時,我們可以來一場“說走就走的旅行”?!叭珖?23出行交通圈”——都市區1小時通勤、城市群2小時通達、全國主要城市3小時覆蓋將基本實現?!芭髰{谷沿岸多個縣目前已建成美麗公路。我們交通人一定會全力以赴,為建成交通強國貢獻自己的力量?!痹颇辖煌都瘓F怒江美麗公路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馬健代表說。
智能水平運輸機器人在天津港全物聯網集裝箱碼頭作業(2023年2月21日攝)。新華社記者 張鋮 攝
我們的交通工具會更聰明。長期致力于交通研究的北京交通大學教授鐘章隊委員說,我國鐵路在智能建造等方面走在前列,也在服務智慧出行、智慧平臺建設領域加快探索。到2035年我國的智能列車、智能網聯汽車等技術將達到世界先進水平。
我們的快遞包裹將跑得更快?!叭?23快貨物流圈”——國內1天送達、周邊國家2天送達、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達將基本實現。
今日神州,前所未有的“四橫三縱”的國家水網主骨架和大動脈正在勾勒;建成全球電壓等級最高、裝機規模最大、資源配置能力最強的特大型電網;5G網絡加快規?;渴?,前瞻布局6G網絡技術儲備……
暢通中國,四通八達,人享其行、物暢其流!